本站广告

主题: 警校联手对网络谣言说“不”!

  • MJID1191000229
楼主回复
  • 阅读:37351
  • 回复:0
  • 发表于:2024/3/27 18:14:24
  • 来自:山东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广饶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3月27日

广饶县公安局网安大队

走进东营科技职业学院

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宣传活动


引导师生安全用网、健康上网

科普法律常识、提高辨谣能力

进一步提升

大学师生对网络谣言的辨别能力

深入推进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

不造

活动中,民警通过LED显示屏、发放宣传单、现场讲解等多种形式,结合各地近期发生的典型网络谣言事件,从什么是网络谣言、如何甄别网络谣言、如何举报网络谣言以及散布网络谣言将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普法宣传。


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






在宣传过程中,民警提醒大家面对网络信息时要保持理性思考,不轻信、不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切实做到规范网上言行,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同时,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到打击网络谣言的行动之中,共同营造和谐清朗的网络空间。



下一步,广饶县公安局将继续加大对网络谣言的打击整治力度,不断加强与学校的合作交流,筑牢校园网络安全“防火墙”,进一步夯实营造清朗有序网络空间的群众基础。


“网络谣言”的类别及表现形式

01网络犯罪谣言

这类谣言一般是捏造一些骇人听闻或令人发指的犯罪信息,引起公众愤怒、恐惧,引发公众对政府、政府工作人员或某些群体的不满,同时也影响当事人的声誉,扰乱他们的正常生活。

02网络恐怖谣言

这类谣言一般是虚构恐怖信息或危害公众安全事件信息,引发公众恐慌,扰乱社会秩序,引起公众对政府管理的不满,影响社会稳定。

03网络灾害谣言

这类谣言一般是捏造某种灾害即将发生的信息,或者捏造、夸大已发生灾害的危害性信息,引起公众恐慌,扰乱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04网络政治谣言

这类谣言主要指向党和政府,主要涉及政治内幕、政治事件、重大政策出台和调整等内容,让公众对国家秩序、政治稳定、政府工作产生怀疑和猜测,破坏党和政府的形象,危害国家安全和政权稳定。

05网络个人事件谣言

这类谣言一般是针对某些个人特别是名人而编造吸引眼球的虚假信息,侵害当事人隐私,给当事人造成负面影响甚至经济损失。

06网络食品及产品安全谣言

这类谣言一般是指捏造或夸大某类食品或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引起公众对该类食品或产品的抵制,导致该类食品或产品生产者、销售者损失。


如何辨别“网络谣言”

网络谣言具有夸大事件严重性、断章取义、移花接木等特点,如何辨别您所看到的事件是否真实,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判断:

文章发布的权威性。注意观察文章结尾是否有署名或标注出处,判断其是否由权威媒体或机构发布,避免被作者主观臆测带偏;

内容观点的客观性。阅读时应注意文章是否存在夸大事实、以偏概全、断章取义、极端言论、文不对题等表达方式;

浏览页面的健康性。部分平台为吸引关注,将色情、浮夸等类型的图片设置为封面,或页面含有大量广告、网络小说链接等不健康内容。


散布“网络谣言”的法律责任

1

民事责任:

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

2

行政责任:

捏造某种灾害即将发生的信息,或者捏造、夸大已发生灾害的危害性信息,引起公众恐慌,扰乱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3

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